地政便民電子服務新措施、上網即可申請地政電子資料
- 發佈日期:
- 資料來源:
- 點閱次數:20320
2011-04-12
發佈單位:地政局
「地政電子資料流通服務網」將於100年4月15日正式上線服務。服務網址為(http://ccs.land.moi.gov.tw/)。
隨著兩岸三通頻繁、金門大橋興建、大學島、免稅島…等重大政策推動,地區土地交易頻繁熱絡。民眾、相關業者或行政機關常因為委託規劃設計、建築管理、不動產市場調查分析或地方傳統聚落文化等學術研究,需向金門縣地政局申請整個地段之地籍圖電子檔或相關地籍資料。為建立地政電子資料流通之便民服務平台,便利民眾取得地籍圖及地籍資料電子檔,本縣地政局結合全國各縣市政府,配合內政部建置「地政電子資料流通服務網」,民眾只要以自然人電子憑證或工商憑證登入系統,經系統與憑證管理中心驗證憑證有效後,即可進行資料申請;資料產製完成後,系統與「e政府服務平台」介接進行線上付費,提供申請人以金融卡、信用卡及金融帳戶線上繳款,繳款完成即可於線上下載所申請之地政電子資料。
「地政電子資料流通服務網」資料之申請皆以地段為單位,提供地籍圖及地籍資料電子檔申請服務。為因應地理資訊系統應用需求,地籍圖電子檔提供DXF、SHP、MIF、DGN、GML及TMGL等不同檔案格式供申請人選擇應用;地籍資料則提供XML及TXT文字檔案格式,為配合個人資料保護法,保護個人資料隱私,將不提供身份證統一編號資料,對於權利人資料亦僅提供姓名、不會同時提供住址等資料。有關申請資料之收費,依據「金門縣土地基本資料庫電子資料流通收費標準自治條例」之規定,地籍圖電子檔以筆為計價單位,每筆一元,資料總筆數未達一千筆者以一千筆計。地籍電子資料以錄為計價單位,每錄一元,資料總錄數未達一千錄者以一千錄計。
「地政資料」係國家地理資訊系統極為重要的一環,許多政府機關單位及民間團體都需要使用到「地政資料」,民國91年本縣地政局即配合內政部地政司建置「全國土地基本資料庫」,除既有之「地籍資料」外,陸續增加「圖解地籍圖數值化成果」,並賡續規劃加入「建物測量成果圖」等資料。近年來「地政資訊管理方案」及「地政e網通計畫」的推動,透過各個分項計畫的實施,「地政業務電腦化」已有許多具體成果,於提升政府施政品質及民眾服務效能,均有顯著的成績;惟在資料交換流通服務上,應有更前瞻性之整體規劃及解決方案。
隨著前述「資料建置」面向的完成,對於「資料應用」面向更結合電子憑證提供地政簡易案件線上申辦(https://clir.land.moi.gov.tw/)、全國地政電子謄本(http://epaper.hinet.net/index.asp)、地政電傳資訊查詢系統(http://land.hinet.net/information.asp)等便民服務,延伸政府服務據點及服務時間;並於94年開發「地政資訊網際網路服務作業」,應用數位電子認證,提供全國一般行政機關透過該系統取得經辦業務所需地政資訊,提升行政效能,有效達成紙本地籍謄本減量目的。
目前地政機關之電子資訊化已達成政府機關間資料流通共享之自動化作業外,並提供民眾更迅速快捷網際網路線上服務機制,為符合民眾殷切期盼政府能提供地政電子資料流通服務的網際網路單一窗口,遂由內政部地政司統籌各縣市政府建置「地政電子資料流通服務網」。以現行作業方式而言,地政電子資料供應窗口分散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地政局(處)或地政事務所,民眾如要取得跨轄區或跨縣市之地政電子資料,則需奔波於各資料供應單位,逐一提出申請、繳納規費及領件才能取得所需資料。因此為改善此一現況,積極策勵為民服務創新工作,98年內政部於「地政服務即時通計畫」項下,研擬開發「地政電子資料流通服務網」(http://ccs.land.moi.gov.tw/),提供全國地政電子資料流通供應網路服務單一窗口,將「資料申請」、「規費繳納」及「資料取得」等作業全面電子化,提供效率、創新、便民的金流、物流網路服務。為加強使用管理,並運用電子憑證(GCA、MOICA、MOEACA、XCA)之認證機制,進行申請案件之稽核及統計管理;另藉由與「e政府服務平台」電子付費介接服務,提供申請者安全又便利的多元付費選擇;99年進行系統服務營運測試可行,並積極宣導民眾使用,以期擴大系統服務效能,提供民眾「單一入口平台」,以整合處理「地政電子資料」的批次流通供應需求。